成都楼市“三高”不降 市场藏“三忧”不减
“高密度、高房价、高市场热情度”,“三高”楼盘在上半年独树一帜。但在一片乐陶陶的表面下,是种种隐忧,“三高”正面临市场
考验
今年上半年以来,成都楼市一个看来有点奇怪的市场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即,高密度、高房价、高市场热情度成为楼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都人的居家习惯,是喜多层而排斥高层(高密度);同时,成都人也是比较实惠的,对价格颇为挑剔。但市场的表现却是,高层加上高房价,引来的却是高市场热情度。很多高层楼盘销售都一路看好,购房者趋之若骛。
据分析,政府的规划,放量土地价格飙升,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原因共同促成了“三高”,因此有其必然性。但记者同时也了解到,成都楼市走向“三高”的背后,已经存在种种隐忧,“三高”在成都市场将经受市场考验。
购房者被动接受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成都购房消费者中大多是的被动接受高层的。2006年,成都市政府“一纸限低令”,成都市三环内出现了清一色的高层电梯公寓。一直喜爱多层的成都市民特别是选择在成都三环内买房的购房者,被迫选择了电梯公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成都购房者愿意购买高层,是觉得高层比同地段的多层便宜。梅子小姐说“高层比多层便宜,这是我在龙泉驿买房选择高层的最大原因”。“从喜好的角度来说,我还是喜欢多层,当然更喜欢别墅,但是价格在那摆着,咱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用想别墅,就是多层价格也比电梯公寓价格高,经济实力限制,没得选择啊!”在外光华某楼盘买房的李先生无奈的表示。
成都山水置业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陈流柱表示,作为开发商,面对市场土地紧张、地价偏高的形势,只有做高层,才既能符合成都的购房消费水平,又能保证公司有利润。
正是被迫接受高层,才会让购房者对高层建筑产品格外挑剔,所以目前有关高层建筑的投诉日益增多,也说明了人们对高层建筑产品有一种潜在的抵御意识,较之多层,开发高层的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高房价
考验购买能力
最近,成都房地产市场的专业房地产机构世家机构,发布了2007年6月18日—6月24日:成都房地产市场五城区共售出的房源、均价。据资料显示,2007年成都市五城区共成交了2729套房源,成都市主城区住宅产品成交均价最高的是高新区,均价为5774.6/平方米,全市成交均价为5091.07元/平方米;相比2006年年底成都市发布的关于成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7元/年看,成都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成都市居民的购买能力。
2007年6月,成都市拍卖的地块较之2006年同期拍卖相邻区域地块,地价上涨了近一倍左右,但成都市山水置业的陈流柱认为,即使地价上涨得很快,但2007年上半年放量地块的项目将相继亮相,以及成都市目前的收入情况,2007年下半年成都市的高房价将接受考验,至少在下半年成都市的房价不会继续飚升,应该是震荡上扬的趋势,上涨幅度不会很大。
而成都市红星发展的冯珏也认为,目前成都市的开发商以705万、780万的天价在成都市三环外拿地,是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当前成都购房者的购房实力。
有关经济专家认为,虽然成都市已经被列入了一线城市,虽然较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成都市的房价偏低,但成都市目前的主力购房群体(30—50)的平均工资可能在3000元左右,还远远不能承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成都市工资水平不高,将是成都市房价快速上涨的阻力,高房价势必让成都市住宅商品房难于畅销。
高市场热情
将遭遇寒流
据了解,2007年1-5月,新增商品房供应1039.8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9.3%;成交9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4%。可以看出,2007年上半年成都市的商品房仍然出现了畅销的局面。但专家认为,2007年下半年成都楼市高市场热情将降温,下半年成都楼市的卖房压力将会增大。
成都市尺度房地产的总经理任强(任强博客,任强新闻,任强说吧)认为,目前成都市的供需趋于平衡,但随着上半年放量土地的项目相继开盘,加上上半年的存量楼盘,2007年下半年,成都的楼盘销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据资料显示,截至5月末,该市五城区可售商品住房尚有495.98万平方米,按照前三个月平均成交水平,现有可销售住房面积能销售6.2个月。同时据市国土资源局统计,2006年成都五城区总成交土地面积约6570.76亩;2005年,成都全市主城区成交土地为4542亩,去年主城区土地供应同比增加了2000余亩。而这些新放量的土地基本上在2007年都将转入开发状态,这注定了2007年成都楼市放量将继续扩大,尤其是在下半年。存量楼盘加上大量新亮相的项目,让2007年下半年的成都楼市可能进入买方市场。
成都市的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感觉到压力了,以前做项目,刚刚亮相就有不少意向性很强的客户,现在正在开发的楼盘项目已经亮相多时,询问的人很多,但真正想买的人不多,可见成都楼市的购房者已经出现了观望的情绪,所以他们正在为下半年楼盘的顺利销售作准备,并不排除走出成都,到二级城市巡展,最大程度地吸引外地购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