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发商:除了卖房子,还应提供什么服务?
本周二,本报报道了蓝光集团发布全国免费客服热线,蓝光方面称该号码“一号万事通”的消息后,一些读者打来电话感叹“成都开发商进步了”的同时,也有读者认为,蓝光集团客户服务热线电话的想法很好,但是其对消费者承诺的好处是否能兑现,还有待时间考证。更有人指出,事实上目前成都房地产行业在客户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通病”,不是公布一个电话就能治好的。
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购房者和开发商,他们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从粗暴简单的“建房”、“卖房”,到对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客户服务,十多年间的发展和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外来开发商带来的优秀模式也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在客户服务中间有一些细节,需要不断地发现和改良。
蓝光冲破房地产客户服务“瓶颈”追踪
购房者:客服电话形同虚设?我们不能像无头苍蝇
刘芸女士目前住在东二环外的一个小区内,这个小区前年建成后,物管公司已经换了三任,而第一任物管留下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小区内原先种了许多大树,结果入住还不到半年,她单元门前两棵大树便逐渐枝枯叶黄――死掉了。她说,当时这两棵树死以后,物管方曾经把树连根拔起,说是要重新栽种适合在成都生长的树木,结果物管公司的诺言还没兑现就被换掉了。直到现在,当时留下的树坑已经长满了野草,却迟迟不见重新栽种的大树。刘芸对记者说,她感觉业主被开发商和物管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看到本报周二的这篇报道,她说:“就算所有开发商都像蓝光一样,承诺热线电话‘一号万事通’,遇到这样的问题,相信他们也会觉得棘手,最后受伤的还是业主。这样的承诺要落到实处,关键还要看开发商自身的管理和人员素质。”
而业内人士林先生则觉得,开发商的承诺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业主遇到了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想起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将是这个业主打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求助电话,并且能够通过电话解决问题。
读者章小姐则表示,物管公司似乎成了一个只负责保安、保洁和代收水电费的部门,开发商则更是对已经交房的小区不管不问,这样当业主,实际上是很难受的。她说:“蓝光集团在客服问题上的承诺,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兑现,真算得上是为成都开发商带了个好头。”
开发商:社区服务应该注重客户的个性需求
针对收集到的读者意见,蓝光集团负责人表示,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个服务行业,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提出的合理、合法需求,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满足。他表示,客户服务不能仅限于解决问题上,还要主动发现顾客的需求———就像高级英式餐厅里的侍应生,往往通过顾客的一个小动作或者一个眼神,便能准确判断顾客想要什么,随后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蓝光集团在早期曾经也在客户服务的问题上摸索过,甚至吃过亏,现在蓝光作出的承诺,就是要主动替购房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内容,用更高的效率解决购房者遇到的问题。
龙湖地产在重庆以优秀的后期物管闻名,该公司一位高层对记者说,龙湖之所以能够在重庆成功,关键在于这家公司往往在购房者发现问题之前,便迅速解决掉这些隐患,并且通过观察其他的楼盘,快速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一来,购房者当然会感到惊喜,更不会对开发商的服务说三道四了。
成都远大地产营销策划部相关人士认为,成都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逐步意识到,销售和业绩的增长如果没有忠实客户为支撑点,就如同失去了市场。从本质上说,房价在不断上涨的同时,商品房的品质和服务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提升,在产品舒适度和技术含量不断加强的支持下,业绩的增长才会有更牢固的支撑点。 远大地产从项目开发的一期到三期,已经有超过1600多名客户加入了为业主服务的“同行者”俱乐部。在远大地产看来,定期或不定期在社区内组织中医按摩、社区儿童家庭活动、过生日为业主送花、每年的客户联谊团年大餐……为客户创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客户服务的细节,已经成为了远大地产最核心的市场竞争力,也是购房者最认可的品牌企业之一。
华润置地客服部孙经理告诉记者,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有两条发展线,一是产品线,一是服务线,产品要精致,服务要精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客户价值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客户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华润置地一直都很重视对客户的服务,与一般公司将客服部划至营销策划部管理不同的是,华润置地客服部完全以公司管理的模式来运作。主要的工作除了对购房者提供风险提示、代表业主在交房、验房时进行物管工作的监督并提出建议,目的就是通过与客户的沟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海地产策划部人员告诉记者,在70/90政策的影响下,户型的浓缩不代表品质的下降,开发商要从意识形态和产品主义两方面去迎合购房者的需求,不断提升企业的服务层次。“建筑品质”是开发商的基本素质,“服务”才是综合素质的最终体现。据了解,加入了“中海会”的会员可以享受到的服务包括:除了经常可以参加中海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外,每年会员积分最高的可以去香港游,还有购房可享优惠等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