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述:房地产商恶炒CBD概念 别拿CBD当标签
最有价值的房地产概念是什么?是CBD(中央商务区)。在一块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众多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这些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黄金地带”是中外CBD的写照。因此,能在寸土寸金的CBD获得一块土地,就等于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擢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就等于种下了一棵取之不尽的摇钱树。
要说CBD,黄浦江两岸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也称小陆家嘴地区)和外滩是名副其实的中央商务区,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些策划者将虹桥、徐家汇、淮海中路、南京西路等地段,以及整个陆家嘴地区都称为CBD,原因是那里集中了金融、贸易、商业及中介服务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通讯条件和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这些地段的楼宇经济往往是地区财政的重要来源,这些地段的住宅虽然动辄单价数万元,仍然供不应求。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CBD与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方斯、东京的新宿和香港的中环还有多少距离,毕竟 CBD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年的培育,但是他们给房地产带来的好处却立竿见影。就在前几天,某CBD区域内的高档楼盘虽然价格上涨30%,单套总价上千万元,仍然十分好销;另外一个CBD的某个楼盘因为单价奇高一直遭受非议,而在目前市场上,这个价格已经“见高不高”。
CBD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仿佛一个聚宝盆,一个地区一旦贴上CBD的标签,就意味着好地段、高品位、现代化的规划和未来的升值潜力,随之而来就会地价涨、房价涨、办公楼和商铺的租金涨。因此,CBD的概念也频频被利用、被胁迫,有越来越“泛滥”的趋势。
在一些楼盘介绍中,CBD的概念时常出现,被冠之以“成熟CBD的下一站”,或者“准CBD”等等。一些仅仅是地区传统商业聚集的地方,造了几幢办公楼,也敢叫CBD。还有的地方定位于打造商业副中心,结果也被房地产商“改名”为CBD。更让人费解的是,有的板块集中推出几块地后,住宅还未入住,商业设施还在规划图纸上,离CBD的“C”也路途遥远,竟然也称CBD,有的甚至只有一幢楼,干脆就叫微型CBD。这些地方往往是高价地块的诞生地,新房销售价格起伏较大,二手房市场常常有价无市,办公楼以售为主、空置较多,这些都是“伪CBD”的主要特征。
究竟上海有多少个地方被叫做 CBD,笔者没有做过统计。CBD的称呼是否需要有关部门的许可,笔者也不太清楚。但是,只要房地产项目与CBD攀上亲,就立马显贵起来。在徐家汇南面 10公里处可以叫“下CBD”,在南京西路北面好几条马路就称“上CBD”,轨道交通直达的是“后CBD”,搞不清东西南北的只好当“泛CBD”。
其实,CBD的范围是由市政府规划部门所划定,稍有这方面常识的人也不会被这些广告所忽悠。就怕说得多了,原本错的也变得真假难辨。按规划办事,实事求是办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别拿CBD当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