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尾货"概念市场将遭关闭 标准或引发洗牌
今起(7月1日)首个《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开始实施。在该标准实施座谈会上,到场的专家认为,该标准的实施抬高了尾货市场的门槛,将进一步规范尾货市场并引发行业洗牌。
记者从昨日座谈会上获悉,以制造和加工为主的服装、箱包、鞋帽等轻工业,近年来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积压货品,尾货市场便应运而生。去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致使我国外贸加工企业的积压货品激增。有数据统计,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京城8家尾货市场10个月的销售额超过30亿元。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广州、济南、常熟、上海五地的尾货基地逐渐成形。
规范渠道确保尾货安全
《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对尾货市场的经营管理做出详细规定,以确保假冒伪劣、洋垃圾远离尾货市场,保证尾货市场进货渠道的安全。
新标准规定:“入市尾货将实行质量审核准入制度,尾货标识应明示商品产地和生产企业或商户名称;出口转内销形成的尾货,应由市场统一加注中文标识和说明;进口商品进入尾货市场应有报关单和商检报告;进场交易的代理或授权交易的尾货,应有商标注册证或商标使用授权书。”
而在天兰天尾货、回龙观尾货、天通苑尾货、通州尾货、动物园聚龙尾货等多家尾货市场中,只有ONLY、艾格睡衣系列等少数尾货服装上印有商标、生产厂家的相关信息。大部分销售商表示,由于是直接从生产加工厂大批收购尾货,国产品牌的尾货普遍没有办理授权、代理的相关手续;对于用于出口的国外品牌商品转尾货市场销售,也普遍没有加注中文标识,有的商户为了避免涉嫌侵权,还将厂家为H&M、NEXT等欧美、日本品牌服装商代工的服装剪掉商标销售。这样,使得一些不法商贩将残次品、洋垃圾混迹尾货市场销售,扰乱了尾货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为尾货市场商品销售埋下安全隐患。
对此,到会的天汇尾货、天兰天尾货负责人均表示,将根据今日起执行的行业标准,对货品的标签以及进货渠道的相关手续进行确认和完善。
“拒不提供标准中要求的相关标识和渠道销售证明的,将清理出尾货市场,”他们表示,将对非尾货销售的商户进行尾货销售的指导,如果商户仍旧无法实现规范的尾货销售将被清退。
套用“尾货”概念将遭洗牌
尾货市场在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被“套用”概念的发展,在发展高峰时期,北京曾有30多家名叫“尾货”的市场出现。昨日参加座谈的商业专家认为,该标准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尾货市场的发展,并通过行业规范对尾货的经营进行进一步洗牌。
自2007年初第一家天兰天尾货开业后,一路发展成“价低质不次”商品集散地的代名词,去年,陆续有十多家“尾货”市场出现。截至今年5月,经营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多数“尾货”市场中,尾货经营商户比例占商户总数不到35%,滥竽充数的现象严重。
目前,九龙汇川尾货市场等位于朝阳、良乡地区的共七八家“尾货”市场已经关闭。 “尾货商户不超过三成,价格不具备优势,”到场的商业专家表示,我国尾货数量约是全国轻工业产能的5%,尽管尾货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实际供应量、需求量是有限的,京城30多家尾货市场多数是市场招商时的概念炒作。
但是,在套用“尾货”概念的市场中,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尾货经销商,导致尾货经营难成规模,市场内销售的商品性价比难以吸引消费群体,从而导致市场内经营商户收入不佳,陆续停止经营撤离市场,这样恶性循环导致“尾货”市场疯狂扩张后,部分市场难以维系经营。
并非强制性执行标准
今起执行的尾货市场标准中,对尾货市场的设施、商品质量管理、商品陈列、进货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还要求尾货市场销售商品必须滞后于正货市场以及商场超市渠道,并与正货市场存在空间的距离,提高尾货市场的准入、经营管理门槛,防止“尾货”被当做虚空的概念,套用在商品市场招商炒作中。
参与该标准制定的商务部市场体系司处长胡剑萍表示,标准的实施为维护尾货市场秩序、提高尾货市场准入门槛提供了行业规范文本,“这也意味着尾货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她说,但由于该标准属于行业推荐执行,并非强制执行标准,所以,尾货行业仍旧呼吁建立尾货市场行业协会,以推动该标准的实施。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万文英也表示,名品“尾货市场”——奥特莱斯也出现了经营尾货商品鱼龙混杂、“奥特莱斯”名词被广泛套用的现象,“所以,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是及时也是必要的”,她说,中国商业联合会开始酝酿成立尾货市场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