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支持海外战线 外资百货逆势加速在华布局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2009年一季度百货业态销售和利润整体同比下降5%左右,连锁零售业进入十多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但颇具意味的是,与此同时,外资商用地产及百货业巨头却加紧了在中国的步伐。6月,凯德置地将其旗舰综合商业项目来福士中心落户北京和宁波,仅来福士品牌在华的累计投资额已超130亿元。随后,新世界百货也宣布将投资6000万至1亿元人民币革新其全国33家连锁门店的形象;百盛方面则是斥资11亿元收购了双全大厦,并透露将投入千万元对复兴门店重装。外资百货在华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因危机而停下。
资本带来的信心
“外资百货在全球危机下还能继续扩张,首先是因为资本足够雄厚。”多年研究零售业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王山这样认为。
6月5日,也就是来福士落户东直门的同一天,凯德置地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签署了总额高达255.8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授信对象就包括零售商业。据了解,去年年中,该集团发行了规模为10亿美元的来福士中国基金,把在中国的四个来福士打包入基金,担任基金管理者并持有50%的份额;而凯德置地母公司新加坡嘉德置地持有和管理的9只私募基金都在关注中国业务,总规模超过40亿美元。而新世界百货执行董事郑志刚也表示,新世界手头现金相当充裕,计划每年开设2-3家新店,并在积极物色收购机会。
“在东南亚、欧美成长起来的零售企业对经济周期比较熟悉,对危机有应对的心理准备,而且会提前储备,因此不会轻易收缩海外战线。”王山告诉记者,这些逆势扩张的大集团都是在中国打拼了很多个年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业内关系和操作经验,扩张也就较为稳健。
另外,国内消费力的坚挺也是外资纷纷加紧攻城略地的一大原因。据嘉德置地方面透露,中国占到其集团总业务的1/3,但盈利已占集团利润总额的45%。乐天百货中国总部高层也对记者表示,乐天百货在韩国的存量已经饱和,但中国目前拥有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约有20个,这一数据对于任何一个商家而言,都是无法抵制的诱惑。
考验本土消化能力
但快速进军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近日,银泰百货宣布出售北京乐天银泰百货的50%股权及股东贷款,称出售是由于北京乐天银泰百货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且预期日后短期内无法取得盈利,而通过出售交易,可免受合营公司的财务负担。北京乐天银泰位于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但业内人士认为,其运营一年多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反映。
“目前一线城市的百货业已经趋于饱和,国内消费者培育也基本成熟,因此,竞争将更为惨烈。外资必须研究中国本土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在业态和服务上创新,照搬国际上那一套未必行得通。”王山这样认为。
记者注意到,多数企业目前的扩张之举,其实都是早几年前便已敲定,但在经历了国内市场几年的变化后,能否顺利为当年的扩张计划埋单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外资集团往往是将百货商场纳入其商业地产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影响其运营的因素就更为复杂。
“城市综合体项目由于投入资金巨大、回报周期长,往往会由多个投资者共同持有,或者运营过程中在不同持有者间流转,影响项目的稳定性或阻碍项目建成后的持续升级。”凯德置地环渤海区域总经理毛大庆告诉记者,来福士(中国)基金的设立就是为保证来福士项目的持久稳定运营,确保持有者和管理者的一贯性。
此外,能否摆脱“促销救市”的怪圈也是扩张过程中一大挑战。有调查显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百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打折,一些商场甚至是全线折扣,导致企业的毛利水平下降。专家称,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只有避免定位雷同,在日益细分的百货业态中确定独特个性,才能为扩张找到长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