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竞相投资"中国城" 计划受阻俄罗斯
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的陷落,在让数万华商流离失所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新的投资商机——在莫斯科修建“中国城”。
9月16日,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国际部经理助理陈大文向本报记者确认,该公司已于7月18日与俄罗斯AFI公共发展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共同在莫斯科建设一座全新的“中国商贸城”,成为首个与俄企真正签下意向书的“中国城”建设工程。
同一天,刚刚率团完成了赴俄的游说之旅返回北京的浙江乐清北京商会会长潘金立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分别会晤了莫斯科州政府,议会以及国家杜马之后,乐清商会与莫斯科州政府的“首个两国政府间”投资合作也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该项合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莫斯科建立“中国城”。
但是,俄罗斯政府不明朗的态度,使得在莫斯科建立“中国城”的前景非常不明朗。陈大文表示,虽然意向书已经签署月余,但是俄方合作方至今未能完成材料的整理工作,使得“中国城”项目在俄的法律注册程序一直未能开始,目前原定于9月的材料递交时间已经推迟到10月,而余下的程序则“暂无时间表”。
而经过了一番游说的乐清商会,除了得到“俄方各级政府都比较感兴趣”的反馈之外,仍不能确定更多的合作细节。一位商会成员向本报记者表示,近期该商会将再次组团,二进莫斯科,进行进一步的商讨。
“中国城”新商机
虽然由于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的被查封,在俄华商的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俄罗斯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产品的依赖依旧存在。
据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吴大辉介绍,2008年,俄罗斯整年总消费额达到330亿美元,其中只有84亿美元的商品由俄罗斯本国厂商提供,75%以上来自国外。根据吴大辉的调查,在俄罗斯中下层妇女的鞋中,每10双就有3双出自成都武侯区。
俄罗斯政府希望到2010年,使本国生产的消费品达到总消费额的55%,这也是政府关闭包括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在内的众多集贸市场的初衷之一。但是从2008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55%,“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吴大辉表示。
据乐清商会常务副会长杨礼良介绍,大批原本在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中经营的中国商人,在大市场被关闭之后辗转进入其他较小的商贸市场经营。但是这些市场容量有限,且租金上调幅度巨大,使得相当一部分华商仍未找到合适的经营地点。
“这些商人现在仍在处理早先被扣在大市场中已经过季的货物,但是当货物处理完毕,生意还是要继续。”杨礼良说。
因此,7月18日,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宣布与俄罗斯AFI公共发展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在莫斯科东北三环内建设一座“中国城”。该项目总占地200公顷,总投资达7亿美元。
据陈大文介绍,该项目除了可以容纳5000多家商家,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之外,还将拥有政府职能设施,包括海关、移民、保税区等。
而乐清商会也向莫斯科州政府提出邀请,共同在莫斯科建设“中国城”。据潘金立介绍,该中国城将具备“商人、商品、市场三个合法化”的特点。
据一位业内专家介绍,大市场被关闭之后,日用品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将俄罗斯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地区也受到波及。在经济和就业的压力下,一些地方政府出面,经过当地商会,与俄方政府进行政府间谈判,共同寻找解决之路,其中也包括建立“中国城”的提议。
俄罗斯民众抵触情绪高
但是,面对中方频频递来的橄榄枝,俄方显得并不十分急切。
陈大文表示,在与AFI的合作中,中方俄方两家公司将各占股50%,中方负责项目的施工和部分资金,而在俄罗斯通过相关审查及法律程序,获得许可证等程序由AFI负责。
此项合作在2009年初就已经在讨论过程中,而6月突如其来的大市场关闭事件大大加速了合作的进展速度。
但是,自7月签署意向书以来,俄方却迟迟未能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原定于9月的提交资料,申请进入法律程序的时间也已经推迟到了10月以后。而对于工程后续的进展时间表,陈大文表示,目前还不清楚。
对此,吴大辉认为,中国在俄罗斯建立单一的中国城的贸易形式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几乎不可能”。
根据吴的调研,在俄罗斯能够接受的外来人口占当地人口(比率)的心理底线为1%。此前大市场遭到当地民众强烈抵触,以及目前华商涌入其他市场引起当地民众担心的原因都在于此。
基于此,此前类似的中方投资项目在俄罗斯曾出现过很多次,但多数企业由于遇到很多困难,最终不得不撤资离开。
而前述业内专家也表示,不光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能在俄罗斯成功的进行类似的合作。美俄合建的斯拉夫饭店最终以美方经理喋血莫斯科街头告终,而英俄合作的BP-秋明油田也出现了驱逐英方董事会的事件。
吴大辉认为,类似的合作最可靠的保障,就是政府间的担保。
而乐清商会所大力游说的“政府间”合作贸易平台——“中国城”项目目前进展也不明朗。据前述商会成员介绍,“莫斯科文州政府及杜马都对这个计划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项目的具体地点,规模,投资尚未确定”。